时间:2022-10-10 02:40:02 | 浏览:3447
近日,话题“今年是否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个寒冬”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同时,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为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近70%。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0%,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20%—30%之间。
2020年以来,全球旅游业相关产业受到重创,从业人员数量锐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就近旅游、就地休闲、就时度假正成为大众旅游的新态势。面对旅游市场变革,2022年,从业者们该何去何从?
多位还在坚守的旅游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对行业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不确定性迷雾仍然笼罩整个行业,但他们期待着下一年会更好。
新冠疫情发生,导游工作时断时续,一名导游开启了直播生活 图据IC photo
旅行社转型:
就近游、研学游、卖特产
根据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数据,2020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约50.9%。上万中小旅行社倒闭,和平国旅等老牌行业巨头也难逃“疫”劫,唯有寻求转型。
涉外导游小鱼所在的公司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疫情前主打“酒店团”和“学生团”,受疫情影响,“学生团”大幅减少,“酒店团”几乎彻底消失。面对这样的困境,公司开发了近沪的湖州、无锡等小众旅游路线。
此外,还有许多旅社开发了研学旅行。2021年7月,疫情防控放松,国内旅游逐渐热络起来。小鱼两年来首次走出江浙沪,带了一次敦煌的研学团。小鱼告诉红星资本局,“很多参加敦煌团的学生是为了拿研学证书,对以后上学有帮助,这也迎合了家长的需求”。
除了在规划路线上转型,不少公司还开拓了新业务。
Brian是一家创业在线旅行社的合伙人。他告诉红星资本局,作为一名在华的外国人,他主要从事涉外旅游,客户也几乎都是外国人。如今,公司的客户从来华旅游的外国人转变为在华生活的外国人,数量上大跳水,公司主打的多日游因经营惨淡下架。
在旅游主业之外,他们另辟赛道售卖具有中国元素的周边产品:印着北京炸酱面的T恤、画着上海小笼包的帆布包等。
Brian还在网站商城卖起了中国特色食材,例如四川花椒面、辣椒面。“我们还拍摄了视频,教国外的顾客如何利用这些食材做正宗的中国菜。”Brian告诉红星资本局,疫情席卷让他们损失惨重,卖一些周边商品能够获取一定的利润,但跟之前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
8成导游无业务
旅游行业出现离职潮
2021年底,小鱼所在的公司出现了离职潮。“有的部门直接解散了,我们这一层楼空了一半。”
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旅游业消失了6200万个工作岗位,旅游、酒店、票务、航司等行业都出现了离职潮。
Brian告诉红星资本局,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中国区的十名员工全部离职,目前仅剩他和另外一名合伙人支撑着中国区六大城市的旅游业务以及商品的选品工作。疫情前他们在每个城市有10至20名兼职导游,现在仅剩两三个,还都是兼职的。
在采访过程中,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因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强,涉外导游再就业的空间较中文导游更为宽广。一些人去从事与老本行有关联的工作,比如英语教培和博物馆讲解业;一些则与老本行无关,比如卖茶叶、卖房、在星巴克做全职等。
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调研报告《疫情下导游生存状态与职业发展需求》显示,从事导游工作的被调查群体,目前有80%无业务,10.6%疫情期间从事兼职,8.4%已经转行或者计划转行。
从20年初至21年5月,小鱼每周仅工作两三天,早十晚五。她决定去星巴克做兼职,既能学做咖啡又能挣一点外快。“刚开始不熟悉操作,主管一般会给我晚班,客人少一些不至于手忙脚乱。熟悉了以后就排早班了”。朝九晚五,副业兼职的工作时长比在旅行社的正业还要长。
有人选择做兼职,也有人选择提升自己,自由职业导游彭码就学习了整理收纳等课程。
小鱼也在工作之外重拾了以前因忙碌丢下的扫街、拍照、探店等爱好,对于离职的问题,小鱼说:“第一年不清楚情况犹豫不决,第二年还有一点业务就没离职,不过后面疫情又严重了。我就是求安稳的性子,不然确实可能跑了吧。”不确定性迷雾仍然笼罩着旅游业,在转机到来前,小鱼们仍然在坚守。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实习生 敖玉连
编辑 陶玥阳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近日,话题“今年是否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个寒冬”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同时,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为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近
如何从零开始开一家旅行社?很多人回答时动不动就讲如何选址、如何注册、客户定位什么的?甚至有人说去百度学习一下,这不是明摆着让人交学费呢?大家想一下,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他应该是旅行社行业小白,一点行业基础知识都没有,所以如何从“零”开始才是
文章为唐sir骑马探世界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分享转载。你有多久不曾出去旅行了呢?不知从何时开始,旅游对于我们而言似乎也慢慢成为了一种奢望。这倒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假期去远行,也不是因为钱包不够大难以支撑我们的旅行,而是因为那场突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原本想带老人去旅游玩一玩,没想到命丧外地。”广东湛江的戴女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7月初她带着父母报团前往长沙旅行,旅行最后一日返程时,因未购买导游售卖的特产,与导游在大巴车上发生争吵,在此过
当前本土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部分地方旅游业暂时难以正常开展,导游员们也无法正常执业。3月24日,安徽省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黄山区采茶工招聘启事》。启事以黄山市导游员协会的名义表示:在目前旅游业暂
自2016年从事英文导游工作以来,今年是郭志伟进入旅游行业的第六年。2020年的疫情让他的工作发生了重大转变,历经摸索,如今郭志伟已经成为小有名气、主打长城景区的导游主播,其间,他被晒伤过也被冻伤过,犹豫过也彷徨过……2021年11月7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了《2022年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要点》,其中提到,要引导导游树立法治思维,严格履约,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积极劝阻游客参与境外赌博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活动,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此外,要加强美学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日前,一段拍摄于新疆的视频“大爷不想购物给导游20元小费被训”引发关注,其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公布的事件初步调查通报称,经查,涉事导游张某和新疆某国
新京报讯(记者 王真真)消费升级趋势下,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日益成为游客的共同追求,出游过程中的导游服务及目的地服务,在用户旅游体验提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月10日,途牛发布的《2020导游服务年度报告》显示,上海、南京、洛阳、南昌、张家
为提高导游队伍综合素质,提升惠州旅游行业服务质量,12月26日,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讲好惠州故事”导游大赛决赛在五矿哈施塔特小镇举行。本次大赛邀请到广东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名誉会长江澜,广东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王薇,惠州学院
导游曾经的国家干部,曾经的天使下凡,曾经的风光无限,是什么让导游这一行业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这种绝望的边缘? 很多人一提到导游都会对导游的印象都不会太好,觉得导游就是宰客,拿回扣的!为何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穷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角逐,11月10日,扬州华侨城·2021年扬州市导游技能大赛进入总决赛,并于当天举行颁奖典礼。此次大赛是扬州近年来规模最大、主办和承办单位联合最多的一次竞赛,涉及景区讲解员、持导游证相关人员
【跟着导游看天下】今年“五一”假期,我和各地游客再一次踏上寻访北京文化味儿、时尚范儿和自然风光之旅。作为一个北京导游,虽然各个景点已去过多次,但每次带团游玩,我仍然感到常去常新。来到北京该怎么玩?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三条游玩北京的经典路线,即“
中国网6月15日讯 为加快建设高标准旅游市场体系,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到2021年底,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行动取得初步成效,行业管理制度改革
泰国当地向导Andy中新网7月30日电 在手机打车、订餐之后,“网约导游”也火起来。据人民网报道,暑期出游旺季到来,自由行客人明显增多,“网约导游”服务也迎来新的一轮预订期。“网约导游”政策已经实施两年有余, 实施以来获得了一定市场, 在线